Wednesday, January 24, 2018

女人30歲未婚是剩女、男人30歲沒工作是魯蛇…她出國後發現華人社會最可笑價值觀

聽他講起對於現在與未來的無奈與困境,我對他眨了眨眼睛:「你真的對你現在念的東西很有興趣吧?」

他回答:「是的」,聽到了他的肯定回答,我歪著頭,半肯定半疑惑地對他說:「你不覺得年齡焦慮是華人社會下的產物嗎? 你也在美國待了幾年,你有感覺到西方人的年齡焦慮嗎?」

所謂的年齡焦慮,感受最明顯,不外乎是過年親戚們團聚的時刻
高中時被問大學想念什麼,大學畢業前被問想找什麼工作,開始工作了以後被問薪水多少、有沒有男女朋友,接著會問什麼時候要結婚? 結婚以後什麼時候要生孩子?

這樣詢問的背後,或許帶著的是關心;

但我看到的,卻是一直線的思考模式


每個人在提問前就先假設了你高中畢業會念



大學、大學畢業會去念研究所或工作、有了

男女朋友就應該要考慮結婚。

如果你冒出了一個不同於期待的答案,例

如,已經快接近三十歲,且有了男女朋友卻

不想馬上結婚……


咦? 親戚的臉馬上就垮了下來,似乎在說:「你這麼做,真的很、奇、怪!」就算客氣一點的親戚沒有講出令人尷尬的話語,臉上不言而喻的表情也像是在說:不走常規路線的你,應該是腦袋不清楚吧。接著便會開始碎念:「為什麼不快點結婚啊……」
每次聽到這些關切,我都在心裡冒出許多問號─為什麼我念完高中就得念大學?

為什麼我有了男朋友就得趕快結婚? 為什麼結婚了就得要有小孩? 人生,難道不能有其他選項嗎?

我花了很多時間去思考這樣的焦慮來自何處,起先,我並不很清楚,但出國後再回頭去看,逐漸發現這些轟炸的問題既是罐頭生產過程的直線思考,或許也是華人社會裡年齡焦慮下的產物。

或許是深受孔子的影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於是,「年齡」的限制就在華人文化裡緊緊紮根─女性三十歲前若不結婚,就是「剩女」(我曾告訴西方友人關於「剩女」的背後涵義及其英文直譯,他認為這種說法對女性太殘酷);男人三十歲必須擁有一份穩定工作,否則就是不務正業。大學畢業後要乖乖去找工作,出國遊學就是心不定、打工度假就是當「台勞」。四、五十歲最好要擁有房子,人生要定下來,有個好對象牽手走一輩子。
在這樣的社會裡長大,我發現無形之中也為自己設了很多框架,過去的我總認為醫學系畢業後就應該要去當醫生,三十歲前就要結婚。對於改變,我也曾經躊躇不前。
而這框架對大學畢業生而言或許是:「我已經工作一陣子了,若是想出國念書的話,會不會太老了?」,對高中畢業生則是:「同學們都已經念大學了,若我去Gap year 會不會落後大家一年?」
在這樣的思維底下,我們總是用年齡設定里程碑,每個年齡都被社會既定的里程碑綁定,當沒有在既定年齡裡達到那個里程碑時,我們焦慮的,或許不是年齡,而是隱含在年齡背後「沒有到達」的失落,可是,誰有權可以定義你的人生里程碑? 誰又可以為你找到夢想的里程碑? 能夠找到里程碑、定義里程碑的人,應該只有你自己,不是嗎?

活在自己的時區

我在西方社會裡逐漸看清東方社會的年齡焦慮後,總想為我們的社會提出這樣的反思:晚了同儕一年兩年,到底對人生有何影響? 人生又不是一場競賽,不是晚了別人念大學就輸了;晚了別人進職場,也不代表未來的成就會比同輩低。
最近美國有一首很有名的小詩,我很喜歡,很多中文媒體把它翻譯為「活在自己的時區」。部分節錄如下:
紐約比加州快三個小時,但這並不代表加州比較「慢」。
New York is three hours ahead of California, but that does not make California slow.
有些人22歲就大學畢業了,但卻花了五年才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
Someone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t 22 but waited five years before securing a job.
有些人可能25歲就成為CEO,但卻在50歲就死掉,
Someone became a CEO at 25 but died at 50.
有些人可能在50歲才當上CEO,卻活到90歲,
Someone became a CEO at 50 but lived to 90 years.
當有些人已經結了婚還有小孩,其他人可能還單身,
Someone is still single, while another is married with children.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時區裡。
Absolutely, everyone in this 


world works based on their own time zone.


你身邊的人可能看似領先你的人生,但這也沒關係,有些人可能同時也看似落後你的人生。
People around you might seem to be ahead of you. That’s total fine. Some are behind you.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時區裡用自己的速度奔跑,
Everyone is running their own race in their own time zone.
不用羨慕或是模仿他們,
Don’t envy or mock them.
他們在他們的時區,你在你自己的時區,
They are in their own time zone and you are in yours.
人生需要等待對的時間點,
Life is about waiting for the right moment to react.
而每個人在人生這張試卷裡,都有不一樣的問題需要去回答。
Everyone have a different exams paper meaning different questions.

比起年齡,應該焦慮的是─有沒有在做自己喜歡的事

在美國待久了,發現美國人對於年齡的焦慮也不是沒有,只是相對地,焦慮感比東方社會要低很多。某次和哈佛博士班學生聊天時,我發現在場的博士生幾乎每個人都超過三十歲,有一位哈佛博士一年級生,在念完統計學系之後,先去非洲工作了兩三年擔任數據分析師,發現自己能力不足,快三十歲的他決定重返校園念書。
我問他:「在三十歲重回校園,你會有因年紀而來的壓力嗎?」他一臉奇怪的看著我,告訴我還好,因為他真的想學更多東西。那個時候,我在他眼裡捕捉到想做什麼事情究竟跟年齡有什麼關係的疑惑。
有個朋友,他在美國完成了內科住院醫師的訓練後,卻無法忘懷當一名外科醫師的夢想,因此重新申請,目前正擔任外科醫師。我曾疑惑他的選擇,畢竟美國醫學院學費高昂,每個人身上都有龐大的學貸壓力,而住院醫師的薪水實在無法償還學貸,在他明明可以升上主治醫師、薪水三級跳之時,卻選擇回頭去當個累人的外科住院醫師;另一方面,當時的他年紀已經三十好幾,如果是在台灣,重新當一名外科醫師不僅對體力、年齡與已成家的他,犧牲的「成本」都太大。但他卻告訴我,之前選擇內科是因為可以兼顧家庭,但在過程中,卻發現就算兼顧家庭,他還是不快樂,因為他嚮往的是另一個領域,如果一直往既定的方向走,耗費的「成本」其實更大,只因那並非自己所喜愛的事物
於是我又詢問一些西方友人,對於到達一定年紀後卻沒有工作,反而選擇一條非典型之路(例如三十歲了,卻做著與所學毫不相關、不穩定的工作),周遭的人會如何看待。友人告訴我,雖然有少部分的人會因此看不起那個正在探索、看似不務正業的人,但多數人還是很包容,因為探索與對未來感到困惑,都是人生的一小階段
在美國的這些日子,我逐漸明白,年齡到了就不該做什麼的疑慮,或是年齡到了就該做什麼的焦慮,其實是華人社會裡的產物。比起這個,西方社會更在意─你有沒有正在做你真正想做的事?

不要用經濟學的沉沒成本來限制你人生的決定

分享一個有趣的經濟學理論─「沉沒成本」。最常用的例子是,當你和在一起十年的男/女朋友感情變淡了,而你又已屆適婚年齡,該怎麼辦呢? 有些人會認為都已經在一起十年了,若這時候分手的話,好像很「划不來」,於是繼續如雞肋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地維持這段關係。
再換個例子。如果我買了一張電影票,進了電影院後發現這部電影難看無比,你該怎麼選擇呢? 因為已經花了錢,就算再難看,還是繼續看下去? 或是,掉頭就走,去做其他事情?
就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認為「既然已經花了錢,就算電影很難看,還是硬把它看完」,或「因為已經花了十年交往,現在卻分手而沒有結婚是件很可惜的事」都是不理性的行為(經濟學的基本假設:人都是理性的),因為已經投注的「十年」,與已經買下的「電影票」,都是「不可回收」的成本。如果依舊抱持著「已經花了錢,就算電影很難看,也要把電影看完」的心態,你所花費的,將不只是「電影票」,還有「時間」;一旦發現電影很難看,馬上掉頭去做別的事,雖然「電影票」已無法回收,卻仍保有「時間」。同理,也可以套用在交往十年卻情已轉淡的情侶身上,既然已投注的時間不可回收,就算真的結婚,往後的人生就要與沒有感情的人共同度過,何不認清過往的投資不可回收,起碼可以贏回自己的下半輩子。
而東方社會裡的年齡焦慮,不也是如此嗎? 我已經花了這麼多時間在念XX科系了,現在轉職會不會很「浪費」? 我已經花了這麼多年才爬到了主管的位子,現在轉職,會不會很「可惜」?
因為擔心「浪費」、「可惜」,使得這兩者都成為我們的恐懼,於是害怕改變,擔心用手上的「成本」去交換一個不可知的未來。然而,在你害怕「浪費」、感到「可惜」時,不如想想經濟學的理論:不要用已經付出的「沉沒成本」來限制人生的決定
回頭說說我遇到那位台灣律師的故事,在我對著他眨眨眼說:「嘿! 你不也正在念著你所期待的知識嗎? 既然我們在美國的土地上,就讓我們忘記華人的年齡焦慮,好好享受現在正在做著自己喜愛事物的感覺吧!」
聽到這段話,他原先因為想到學成歸國後煩惱的臉,瞬間舒緩許多。
「我懂。」他說。
我們都笑了,因為我們知道,自己都正努力擺脫華人文化在心裡早已內化的年齡焦慮。
http://www.storm.mg/lifestyle/383460




作者介紹|Y.C.Hung
18歲以前唯一的夢想是當醫生,在夢想即將實現時,卻開始惶恐自己除了當醫生之外什麼都不會,也因為醫學生時在哈佛醫學院交換期間豐沛的學習經驗,打開了視野,畢業後為了「想要追求更大舞台」,而選擇出走台灣,在拿到醫師證書後開始了人生的大冒險。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悅知文化《告別菜尾世代:大膽向世界遞履歷,我在哈佛體系的觀察》(原標題:年齡不該是追尋夢想的阻礙)
責任編輯/林安儒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